• D3326CE6-14FB-45A3-ACE6-0F38D1B0E101_1_201_a
  • 8A7C669E-859B-48F3-AF94-2AE027706632_1_201_a
  • 64766FE2-D965-4844-923B-1BBB73A326B3_1_201_a
  • 9130F7D7-9943-438D-BD8F-DB034C496CC0_1_201_a
  • EB60345E-7D98-4D57-9BC6-7F1C3EA18B27_1_201_a
  • D2DD199B-C831-456E-A572-B66DC984AE49_1_201_a
  • 043D9840-4755-4811-81C2-CB01C39ABA55_1_201_a
  • B9269D25-6DEE-4EAF-B5FF-97B3DF085058_1_201_a
  • 51D47B98-02BD-4FD4-BE27-9CA72A2D30D5_1_201_a
  • C984E636-E3BA-4541-AC6C-6B46AD648C81_1_201_a
  • 5F9DAE2F-6FB3-465E-9D0C-77EF2B5D58C6_1_201_a
  • AAB12768-5C6D-4A4C-8DDE-65A3B2855A4C_1_201_a
  • 846151AD-7427-4314-A3A8-9B29B7A6AA53_1_201_a
  • FFB9E0BA-8CE7-4249-A1F4-26F30290F29A_1_201_a
  • 262A869B-D6CD-4A4C-B276-2FDA946F4E04_1_201_a
  • 70053935-B86B-45CD-AC65-162864D7F777_1_201_a
1

柴燒粉引鼓腹缽

Regular price
NT$ 12,000.00
Sale price
NT$ 12,000.00
Regular price
NT$ 0.00

鐵質豐富的土胚表面浸上白色泥漿,泥漿因厚薄度不同而產生細微的層次變化,並使用灰類調製釉藥,經過柴燒後,落灰與釉藥結合,形成灰青色的光滑且開片的透明釉。


詳細資訊|
材質:陶
尺寸:Ø26.2×H8.8×D7.6(cm)
大缽鼓腹處有一個小缺口,是在燒窯的過程中,與身旁的器皿靠很近而黏在一起,出窯後,將彼此分開而留下有趣的燒窯回憶,經打磨,小缺口已成為特別的存在,請安心使用。


陶器的保養方法|
器皿隨著日常使用會慢慢產生不同的表情,為了更長久的使用有幾個注意事項:
.不可以直火使用,放入烤箱、微波爐。
.建議使用前先將器皿充分浸水並用乾布擦拭後再承裝料理,不易吸附湯汁與油。
.食器使用完請盡快清洗並保持乾燥。
.建議使用軟式海綿,搭配中性洗劑清洗。
.使用洗碗機、烘碗機時請務必妥善放穩,避免運作時震動與器皿產生磕碰。
.使用後表面可能會出現細裂紋,稱釉裂又名開片,屬於釉料的正常變化。
.食器初次使用,可以準備一鍋洗米水,鍋底鋪一張紙巾,將器皿放進鍋中完全浸泡,小火煮二十分鐘後放冷,讓米的澱粉充分填滿陶表面的孔隙,避免日後食漬與氣味沾染。器皿使用一段時間後可以使用上述步驟重複保養。